当前位置: 首页 > “后小康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论坛 > 正文
宋敏: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11-17 20:26:51 编辑:

宋敏:刚才听了三位年轻学者的演讲,还是感觉后生可畏,确实做的非常好,问题选的非常好,都是大问题,都是关系到中国前途命运的问题,一个是国企改革,一个是税制问题。我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稍微新一点,我是老教授讲一个非常新的题目,他们几位年轻的反而讲传统的很大的题目。这是一个非常新的研究课题,所以研究的内容可能不是那么严谨,因为新的东西出来不可能像很传统的方法去做,但是利用此次机会跟大家作汇报,话题是研究金融科技怎样去推动金融创新,大家可能觉得这是一回事,但实际是有差别的,金融科技冲击更多是金融以外信息技术对金融体系产生的冲击,基本上我们考虑的问题是新的技术产生怎么样引起金融体系的回应,既有冲击所谓的挤出效应,同时也有赋能效应,最后的结果怎么样,我们的结果是比较正面的,金融科技的冲击会带来金融机构的冲击,是一个良性的东西,其中也有一些金融机构、如一些中小银行会有一些问题,但是整体来说是一个进步的现象,这是一个基本的观点。

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这个很简单,金融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也是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重要的引擎,关于金融创新方面的研究一直都有,但是缺乏特别系统性地研究,我们做了大概的梳理,即金融的发展伴随着金融创新,但是金融创新的动力是来自于什么,将其梳理成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外部包括监管、生存压力,其中,生存压力可能来自于技术冲击,比如说前几年很多互联网公司参与金融体系,对传统银行和金融机构就有很大的生存压力,要是不采取相应技术就被挤出,历史上也是这样,我们将整个行业的竞争当成一个外部影响。另外是银行内部改革动力,包括技术管理等等,但是文献对新技术对这个行业的冲击相较少,这篇文章应该是考虑了因素,所个这个问题具有一般性,别的行业也是一样的,新的技术能够重塑这个行业。什么是金融科技我就不定义了,包括信息手段。我们观察到商业银行发展也是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与外部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包括四大行,刚开始并不是自己去设立部门或者发明技术,更多地是与互联网公司进行合作,到了一定阶段他们发现不可避免的趋势,于是自己成立子公司,自己也在做金融科技。金融科技到底通过什么渠道影响金融机构的创新呢?可能是两个:一是信息的渠道,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实际上是带来更多、更动态的信息,信息是金融产业最基础的东西,金融业为什么那么拥抱金融科技、大数据这些信息技术,因为金融业本身也是处理信息的,这是新的手段给我们带来新型的问题。另外是赋能,信息可以打开一种新的渠道,可以引起行业的变革,现有的关于这个问题的学术背景,应该有两大类:一类聚焦金融科技和商业银行的行为和结果,包括新的金融科技手段可以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是新的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可以缓解信息问题,缓解之后自然带来信贷配置效率的提高,包括我们自己的研究也是这样的结果,会降低借款人的门槛,可能会促进银行业的有效竞争等等,这是关于对银行本身的影响,另外通过影响银行,进而会影响到企业,因为企业接受银行贷款,这里有一系列研究关于他们的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我们做了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直接去看新的信息技术和金融科技手段怎么样去推动金融机构的创新,所谓的金融创新,这是我们这一章结论的重要方面。另外,金融科技怎么样影响金融创新或者推动金融创新呢?一些理论上的文章做了一些梳理,从理论上论述了金融科技可以创新的渠道,包括营销渠道、降低成本等等,还有中南财大的老师有一个理论模型,发现区块链可以促进数字供应链的创新。另外有几篇文章也说了金融科技可能会推动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可以让银行业更具有竞争性,它也是一个理论上的推断,实际上我们觉得需要更加的清晰的梳理,一个新的金融科技手段出来是否引起了银行业的竞争?这是我们这篇文章也在思考的问题。总体来说我们的框架是这样的,新的金融科技手段从信息的角度来说带来信息新的处理手段、大数据,这样就给金融机构本身带来创新机会,这是一个很直接的关系。另外它可能会影响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其竞争环境分成两方面:第一方面,生存压力,新的技术产生以后如果你不采用,别人可能会拥抱这个新的技术,那你很可能被淘汰,甚至说早期的P2P、阿里小贷、支付宝这些实际上是侵蚀了银行业的业务,要是不回应,有些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甚至没办法生存下去,这是一个直接的所谓的生存压力,在这个压力下会促进你去创新,因为你不创新就要死亡,这个方面在学术上研究得相对少一点。另外新的技术来了以后,中小银行、大银行受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后来有些研究发现,大银行更容易拥抱新的技术,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好像大的银行垄断的强度会更高,整个银行竞争程度会下降,但是研究发现不是这样,很多中小型银行后来也开始跟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它也可以做很多一些原来不能做的业务,总体来说小银行没有大银行有优势,但是更多小银行利用金融科技做跨区域贷款,原来必须要有分行,现在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所以整体的,我们发现行业的竞争是在增加的,这两者都会带来金融创新,这是最基本的逻辑。

主要结论,我们用银行的专利和跟金融科技相关的专利和新产品来衡量银行创新,确实发现金融科技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另外,通过机制分析,我们发现了两个机制,一个是信息优势,通过这个渠道,金融科技的引入缓解了信息难题,所以整体来说我们发现金融创新是在增加的。第二个是金融科技通过加剧生存压力和提升产业层面的竞争程度这两个方面促进金融创新,因为信息技术的冲击会带来产业、个人、个体、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这样都会带来新的创新动力。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提高创新的能力可能更明显,商业银行其研发团队,即其合作的金融科技公司如果规模比较大,创新能力比较强,结果就更好。最后,有意思的是它们并没有增加银行的风险,也就是说是真正有利的金融创新。

除了刚才讲的机制外,金融科技带来信息的优势可以拓宽金融机构获取信息的渠道,这样会让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增加,它是一个底层技术的推动,这就给我们一个假说,金融科技缓解信息难题是一个渠道。另外,刚才提到的竞争压力,竞争压力分为生存压力和行业方面的竞争,总体来说因为金融科技挤出了很多银行业务,比如支付宝、早期P2P等其他金融科技的手段,其实是挤压了很多传统银行业,因为到后期会产生技术溢出和技术赋能的作用,这也跟央行监管有关,如果央行完全放开,很可能真正击垮了中国的银行业,后来我们知道蚂蚁最后上市遇到一些问题,实际上政府在监管方面保护传统银行业,让它们之间合作进行技术溢出,这时候看出了一个正面的作用。

基本的学术文献关于竞争和创新的关系也是很传统的,竞争会不会妨碍创新,最后学者们认为竞争会促进创新,呈现倒U型关系,我们觉得,中国是在倒U形的左边,竞争程度还不够。

关于数据,因为今天这个场合不适合讲得很细,我们把银行的专利作为一个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是这一家银行第一次跟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这个也是在变量上有所创新,因为在前期文献包括我们自己的研究,对金融科技的度量是很难的,到底什么叫金融科技?金融科技的程度怎么衡量?这里面做了一点小小的创新,如果银行第一次跟这家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再看之后它的金融创新变化,这里面都有考虑内生性等问题,还换了其他很多度量方式,被解释变量包括银行专利和资产证券化,后来研究了信用贷款、非抵押贷款等指标。

银行布局金融科技对金融创新有一个正向的影响,可能具有因果关系。我们利用银行离北上广及杭州的距离,并将这些距离变量乘上全国的数字金融发展程度构造了一个变量。还有一个可能是,银行会内生性地选择跟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为什么选择均具有内生性。除此之外,我们更换了被解释变量,像北大的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搞的转型指数,这个变量可能更具有内生性,最后还是用的专利指标。我们发现,银行跟金融科技合作以后,非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是增加的,也就是它有信息优势,但是它的风险并没有增加,这样一个结论基本上也是我们综合考虑其他的因素后的结论,特别是对外部冲击这些因素做了很详细的分析。金融科技可能引起了银行业整个业态的竞争,减少了集中度,也就是整个行业竞争程度增加了。虽然大银行有优势来拥抱金融科技,但是有更多中小银行也参与了,这样整个银行业的竞争程度还是在增加,而整个银行业竞争程度增加会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通过异质性分析,我们发现大银行更有优势,其合作的科技公司如果研发团队比较优秀,其促进银行的创新也是比较显著的,整体的风险也是可控的,这是文章的基本结论,相对比较好的解决了所谓的内生性问题,也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总而言之,这是一件好事情要鼓励商业银行去布局金融科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科技公司,这样整个金融业的效率是在提高的。谢谢大家!

(本文为速记实录,未经演讲者审核)

学术论坛
首页  |   学院简介  |   议程安排  |   报到须知  |   学科庆典  |   现场直播  |   媒体聚焦  |   致辞致贺

   CopyRight ©2021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邮编:430074   电话:   邮箱: